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在线协作,你选择哪一种方式?

可以回想一下,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里面,我们是如何在一起协同工作的?首先,大家需要一个能够呆在一起的区域(我们称其为”办公室”),协作成员彼此之间可 以方便交流,接下来就是交谈、会议、工作分配、办公文稿的撰写和传递,如果还涉及到异地的协作,那么电话、传真和信函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这样大家的工作 才能够同步起来,信息可以对称的在协作成员之间传递,如果只有你一个人来完成所有的工作,那大可不必这样。在网络时代,我们已经很习惯使用 Email 来进行工作的协同,当然还有 IM(很多公司还当他是工作效率的杀手),现在的 Blog、Wiki、讨论组和各种形式的在线协作工具、空间正让我们的协作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只要你能够合理的使用他们。

和传统的办公室协作一样,在线协作更需要与合适的人在一起工作,这些关系到成员的技能水平、性格、知识、工作方式和融洽程度,我们也需要提供合适的环境、 工具、知识、培训和简易的方式能够让大家在一起工作。这些比面对面的实时协作更有挑战性,不过也更有价值,在线协作完全摆脱了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集 体智慧更加有效的组合。这种虚拟的协同方式成就了现在 OpenSource 的繁荣,成千上万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们通过 Wiki, SVN, Bugzilla, IRC 和 Mailing List 完成了像 Linux、Apache 和 Firefox 这样伟大的项目。37Signals 的 Jason Fried 说:”当你能够和任何人一起工作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将自己限制在周围的几个人里面。如果我仅仅只和在芝加哥的人一起工作,那么我永远都不可能与 David 一起共事。那么世界上也就不会有 Rails 了。” —— 37Signals 创始人 Jason Fried 的访谈

在线协作的形式

在讨论如何选择正确的协作工具之前,我们需要把在线协作的形式抽象一下。按照协作时间的期限,可以划分成三中形式:

下面是一个常见在线协作工具的优缺点对照表:

工具和方式 优势 缺点 适合的协作形式
weblog 容易发布和评论;
内容能够被订阅和再发布
参与仅限于评论 会话式
wiki 任何人都可以贡献内容 学习难度大;
容易被修改破坏;
表现不够美观
项目式 / 联合式
whiteboard
(白板)
实时的;
任何人都可以贡献内容
内容只在会话期内存在;
会遇到防火墙问题
会话式 / 项目式
document-sharing
(文档共享)
可以是实时的;
任何人都可以贡献内容
注意力只集中在一个文档;
会遇到防火墙问题
会话式 / 项目式
IM/skype/phone/
videoconferencing
完全实时协作;
语音/视频内容;有速度感
内容只在会话期内存在 会话式
mindmaps
(思维图)
多人意见的表达 抓不住细节 项目式
discussion forums
(讨论组)
能够以话题的形式展开评论;
内容能够被订阅和再发布
在参与知识的关联性上有限制;
容易引发未受训练的行为;
话题难以被连续的讨论
会话式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terest spaces
(兴趣空间)
有组织性;
明确成员关系;
适合多人的协作工具
学习难度大;
形式上的限制会降低用户之间的亲密度和参与度
项目式 / 联合式
e-mail groups 有弹性的;
个人的;
容易使用
垃圾邮件和邮件过载;
难以导航和整理,缺少关联性
项目式 / 联合式
social networking
(社会网络)
适合大规模的成员;
是发现其他协作者的最好方式
事实上大家不会用一个社会网络来完成具体的协作工作的 发现协作者
in-person collaboration
(直接协作)
简单的;
实时的;
表现丰富的;
有弹性的
成本过高;消耗时间 如果时间和金钱允许的话,什么协作形式都可以的

面对面沟通的替代方式 — 会话式协作

会话式协作说通俗一点也就是对话,那种即时的面对面的交谈。大家会因为一个共同的兴趣、一个重要的想法或者是一个紧急的需要与帮助而发起一次对话。在商务 活动中,我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解决问题、讨论想法和寻求意见上面交谈,我们会快速的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所有这些都在一个短暂的会话中完成。要高效的完 成会话式协作,有两个关键点:

让大家一起更有条理的工作 — 项目与联合式的协作

项目式的协作相对于会话式协作允许更多的人员参与,大家不必再同一时刻进入,所有的操作都是非同步的,这样就会有更大的协作时间跨度。就像普通的项目管理 那样,所有的项目都会有至少一个目标和完成时间,我们能够在项目里面分配任务、定义里程碑、跟踪完成进度,这些是一个项目的基本要素,现在大多数的在线项 目协作服务都实现了这些功能,例如著名的 Basecamp,国内的还有 Mangbar(有 点混合模式,更像是 Project + SNS)。这相当于是一个流程的规范和约束,参与的人员在这样的框架下面协作,操作就自然会变得有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例如 MS Project),使用者永远都是为了那张甘特图忙活,成员之间无法通过软件来交互,而在线的项目协作更加注重于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状态的反馈,项目报告和 甘特图系统都可以根据当前的进度自动绘制。

联合式的协作是项目与会话式的混合体,它是一个更趋近于持久的空间,一直都会存在的,不会因为会话和项目的结束而消失。在这样的空间里面,大家可以创建项 目、发起会话,能够用多种工具来完成更紧密的协作,例如 Wiki,虽然看上去有些难以理解,但它确是真正协同开始的标志。数以万计的自愿者们用 wiki 完成了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通过词条和链接的形式,不同的文档和内容能够自动的被关联起来,参与的成员可以各自去补充不同部分的内容,这非常适合于共享的文档创作和内容建设。

当然还有一些适用于联合式协作的更加强大的方案,我们称之为”协作空间”,以前经常被叫做”群件”(Groupware),曾经的 Lotus Notes,还有最近被 Microsoft 收购的 Groove 就是最佳代表,它们昂贵、复杂、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学会如何使用。在这个用户体验为先的时代,我们需要简单的协作方式,可能完全基于 Web 的”协作空间”将会使这种传统软件很好的替代品。

面向公众的协作 — Blog 和讨论组(论坛)

会话式和项目式协作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的,只有特定的成员在授权之后才能参与,如果你需要面向公众的开放式交流,Blog 将是你最好的选择。架设一个Blog,花一点点时间,通过你的读者、Blogsphere 和各式各样的RSS聚合与搜索工具,可以让你的想法、观念与见解在互联网上传播,而且还能够得到优秀的评论与反馈。配合一些特定领域的 Social Networks,还能够在开放的网络里面寻找到更合适的协作伙伴。讨论组对于参与的人来所会比Blog更具自由性,大家可以按照讨论线索来查阅内容,但 是有时候也容易跑题,管理者需要很多时间来打理这个公众的讨论区。不过这两种方式各有所长,Blog 更适合内容的传播,而讨论组更适合交流,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理想中的在线协作工具

目前还没有完美的在线协作软件,可能是网络带宽的限制,也可能是用户还没有养成在线协作的习惯。不过,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会出现的工具(可能已经有了,只是我比较孤陋寡闻而已):

希望很快就能够看到这样强大的在线协作产品,可能 Google 收购了Jotspot 之后正在偷偷搞这方面的研究,到时候微软可要小心咯 :)

非常感谢 Dave Pollard 的 Virtual Collaboration: If You Can’t Work Side-by-Side 这篇精彩的文章,本文借鉴了他的许多观点(有些地方直接翻译了),同时还引用了他的那个协作工具对比表。通过 Sphere 服务,大家可以看到更多关于在线协同的 Blog 文章

http://www.clipclip.org/tomshi/clips/detail/10891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