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SNS:贯通地球的人脉圈

http://tech.tom.com/2006-10-12/003A/28034790.html

2006年10月12日 15时47分 来源:TOM科技

在地球这个村落里,存在着一种叫做沟通的神奇事物,它像无形的线一样牵动着每个人的行为与意 识,使他们从获取信息中找到乐趣,从与人交往中寻得自我,而这种乐趣与满足又激励了人们去开发更多的途径捕获信息。如此循环往复,人类就在对沟通渠道的不 断升级中步入了全球化的信息共享时代。

事实上,当今社会能如此迅速的发展,我们起码要将一半的成就归功于互联网。而今,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我们忽然发现作为使用者的我们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似乎转回到了网络诞生时的某种状态。

网络本该如此。当它被首次运用到美国军事系统时,每个联网者都是信息的输出方与接受方。只不 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成为了困扰信息发布的两大瓶颈,虽然网络使用端数量急剧膨胀,但发布信息的“特权”却被控制在了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而另外为数众多的用户,只能被动的成为信息的接纳者。

这种资源供求系统的不均衡在本世纪初开始为互联网研究者们所重视,Web2.0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它的出现昭示天下:成为互联网信息发布者已不再是大众的奢望。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投身到Web2.0的使用当中来。

SNS:实名互联

作为Web2.0阵营中的尖兵,SNS以一种独特的实名制网络社会理念受到了世界各国网络用 户与风险投资商们的广泛关注。所谓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社会性网络服务,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真实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网络用户关系构架。它是一个基于用户真实姓名登录并相互沟通的网络平台,人们可以在 这里开立自己的帐户、上传音乐和照片、撰写blog、小组讨论……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以某种共同点为契机,结识这个平台上的人。SNS的任务是促使线上 人际交往向着平等、有效、透明的趋势发展这个美好远景尽早实现。而由于有了现实现社会的道德准则作为依托,这个平台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大家 不再需要为了彼此的受信程度低而承担大量社会成本,更不用担心自己对面坐的是“一只狗”。

SNS的窜红似乎是个必然。当初听说LinkedIn获得了水杉基金470万美元的投资时, 确实在硅谷地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原因是这个数目是水杉曾经对Google做的早期投资的一倍还多。当时许多人对这种做法颇有微词,每人能预知这个新生事 物的发展空间究竟会有多大,它何以使风险投资家们如此倾心呢?

其实,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答案:SNS的魅力就在于用户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被摆在了 和用户间信息交换同样张能够要的位置,这样,渴望被认知被接受的人们就自发的以共同享有的SNS平台为纽带进行交流,于是像LinkedIn这样的网站就 拥有了相对较大“粘性”,也就是说它的用户将会相对稳定。

巨头们的抢滩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SNS在IT界展开了数场“圈地运动战”,各大互联网公司相继出招:Yahoo的Yahoo360,Google的Orkut,微软的Wallop等项目纷纷抢滩登陆。

让我们来重点了解几个国外特色SNS。

360.yahoo.com与www.myspace.com

之所以将这两个网站并列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时下最普遍的社会性网络运行模式:Blog、网页相 册、媒体分享、IM交流等系列功能一应俱全,既可以仅仅将它作为一个Blog,也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网上相册和音乐分享站。这些共享的内容,用户都能设置 共享的权限,也就是能够针对好友进行点对点的共享。

www.friendster.com

在Friendster中,通过搜索和邀请,可以把对方加为朋友,同时可以方便的把朋友的朋 友加为朋友。因此人际网络可以很快扩大,很容易拥有数万朋友。这导致了人们对“朋友质量”的疑问。做为社会网络服务的开拓者,Friendster对 SNS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但现在看来,一些设计稍显陈旧。

www.orkut.com

Google力推的Orkut在世界范围内并算不是最知名的SNS网站,原因就在于它的有着 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入Orkut的必要流程是要先收到一个已经是Orkut注册用户的朋友邀请,然后注册成为会员。这种做法虽然对增加访问量与使用人 数并不是很有利,但它却将用户个人信息的真实度保持在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这样被准入到大环境中的用户便可以享有一个相对轻松的小环境(针对 Friendster而言),无须经认可便可以了解对方的信息且加对方位好友。为了确保公信,Orkut还加入了Rank friend功能,即可以给圈内朋友作匿名评价。可以说,Google的眼光是长远的,能够在社会性网络混战的今天一如既往的坚守这一阵地实在让人钦佩。

另外,Orkut与LinkedIn一类人脉网站的区别在于,它采用社群与社群间的相互交流 模式运作。例如邀请您的朋友是位blogger并且参与到了名为“博客”的社群中,你则可以通过浏览他参与的“博客”社群连接到其他友人,假设在这个过程 中你结识了其他友人A,参与到A向你推荐的“读书”社群中,你就又可以在这个社群中结交朋友了。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在不同的社群众结交到不同领域的朋 友。

www.facebook.com

facebooking已经成为了一个让全体美国大学生兴奋不已的名词。Facebook是 一个由哈佛学生Mark Zuckerberg花了十天时间创办的网站,建立伊始,它只是一个线上学生名录,其最初目的也只是为美国各所高等院校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联络同学与得到 同学的讯息的机会。谁曾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站点却在2005年一年之间成长为了身价过亿的后起之秀,最近,Yahoo以十亿美元天价并购 Facebook的消息更是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本土寻踪

在经过了一阵“Yahoo并购Facebook”引来的Web2.0全体用户大讨论之后,美 国其他主流SNS网站也开始实施他们蓄谋已久的变脸计划了。新的“圈地”(被西方研究者称为demographic segmentation也就是人群细分)不再一味追求用户的直接访问量,而是寻找对某个群体形成“垄断”的方法:LinkedIn开始更专注其商业领 域,并将求职者作为了重要的客户群;MySpace开始拓展青少年市场并趋向于音乐与流行文化的挖掘;Orkut甚至针对球迷群体建立了特殊的分站点;就 连一向稳重的Friendster也在易主之后即将迎来一次变革。

在嗟叹于欧美国家Web2.0如此巨变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自己的SNS在哪里呢?

实际上,为了能让更多国人拥有自己的网上空间,有识之士已经活跃起来,开始了以挖掘本土优势为突破口,建设国内SNS网站的行动。正是在这个时期,以联络家(www.linkist.com)、优友地带(http://www.uuzone.com)、UUME(http://www.uume.com)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SNS网站应运而生了。这些网站显然更加注重自身与国内沟通文化的接轨,并力求在此基础上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达成信息沟通。

以国内社会性网络的旗手——联络家(Linkist)为例。最初,Linkist看准了商务 人士与IT业界人士这两大特殊用户群体“乐于接受新兴事物、对人际层面的沟通需求大”的特点,以此类用户为核心对象,开始将本土化概念引入SNS。为了更 专注的为专业人士提供服务,Linkist不懈的探索着在国人使用网络拓展人脉的黄金法则,力求向人们提供一种优于国外网站的高级平台。通过系统平台,大 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商务人士实现了个人数据整合、个人社会关系管理、可信的商业信息共享等一系列的网上行为,并且达成了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分享自己的信息与 知识、利用信任关系拓展自己的人脉、有效沟通合作的目的。这种方法大大简化了商务人士利用互联网拓展业务与信息渠道的流程。

具体来说,Linkist将“中国式沟通”的一些看似细节的方式进行了“解码”,让他们可以 在更宽松、更现实而不是西方式的虚拟的网络环境下拓展人际关系。比如Linkist则开始更强调人性化设置:他们认为在“中国式沟通”环境下,社区成员们 仅维持一种“弱联系”是不足够的,必需将这种弱联系转换为一种可以转由线下执行的强联系,而又不能影响到用户们线上沟通的频次。于是他们选择以协办公益讲 座等多种形式,组织线下活动(如金融讲座等针对商务人士的活动),并将活动内容反馈回线上,形成良性循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种做法显然颇受用户好评。

与众多注重主体交流的SNS网站相比,Linkist显然更强化了人际关系层面的沟通,它通 过个人实际经历的描述加上关系人的评价来充实网络中的社会角色,同时通过方便的搜索来强化人际关系的“触角”。也就是说,你可以像在百度、Google上 搜索新闻一样从Linkist的搜索引擎中搜索人脉。但是如果想与搜索结果中的特定对象结识,Linkist给定了一种权限——只能通过朋友的介绍建立朋 友关系。这种通过朋友介绍传递信任的做法,虽然从设计上很有新意,但实际应用中,在人际链上会消耗很长的时间。当然在Linkist的人际关系网上的链接 指数不是拿来炫耀自己的人脉的,人们更多地借助它来达成自己与他人合作的目的。这也就是Linkist将自己定位于商用的主要原因。

如今,受到国外SNS网站的“变脸”的影响,国内的社会性网络也迎来了再一次的变革。从寻找 更“细分”的用户群到使用的细节,Linkist开始朝着人性化的大步迈进。除了联络家网站,国内还有如优友地带的一批定位明确的SNS正在涌现。这无疑 证明了国内的社会性网络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产业已与国外互联网发展趋势接轨。

互联网传播研究学界存在这样一个经典理论:Web2.0时代,互联网利用价值的大小是与其使 用人数的多寡成正比的,我们每个人不但是信息接收的客体,更应该是信息发布的主人,是Web2.0不可或缺的主体。这就是说,假设没有用户,Web2.0 就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所以别小视自己的力量,既然互联网给予我们平等的交流环境,我们不妨参与其中,与全世界共享信息资源。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