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中文域名市场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IT业,除了硬件,软件,还出现了一类新的产品——域名以及相关 的网址等注册服务。这类新型产品在国内方兴未艾,除了自身的市场价值外,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相关的市场机会。有市场的地方,便意味着有利润,而有利润的地 方,往往最容易发生纠葛,尤其是在一个新兴的行业更是如此。

===渐行渐远—域名的发展之路===Lee

  域名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是将根放在最顶端,其形状好似一棵倒转的树。域名系统的根以空字符串“”来表示。树中的每一节点都表示域名系统中的一个域,每 个域可进一步划分子域,每个域有一个名字,简单说来,域即为树状域名空间中的一棵子树。在域名系统中,域名全称是一个从该域到根的标签序列,以“.”分隔 这些标签。其中,每个域分别由不同的组织进行管理。每个组织都可以将它的域再分成一定数目的子域并将这些子域委托给其它组织去管理。例如,管理NET域的 美国将CN.NET子域授权给中国来管理。这样,只要每个域内的主机或子域保持唯一,那么就不会发生主机或子域的名字冲突。

  在科学家的最初设想中,域名的注册将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分级体系:最右边如.com或.net是顶级,第二级xyz.com,再接下来每个公司在第三级 上制造一个域名。通过域名将可以体现出逻辑清楚的地域概念,以及公司属性,例如一家位于美国加州名字叫做xyz的糖业公司,他应该注册的域名是: xyz.candy.com.ca.us。

  .com的泡沫使得互联网脱离了科学家的控制,掌握在商人手中。商业化使因特网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同样是商业化使因特网付出了成长的代价。

  商业公司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不愿遵循原有的规律,去注册三级域名,每一个注册域名的公司都从品牌形象以及便于记忆的角度考虑,更希望能够注册一个顶级 域名。如果注不到自己想要的域名,那么便会以原来的字母为基础,稍作更改再行注册,例如一家公司注册不到abcd.com,便会注册一个前边加字母“e” 的域名等等。久而久之,原来的逻辑便陷于了混乱,域名体系变得平级化。

  商人的思维是无限发散而毫不在意是否符合逻辑性的。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地有新域涌现:.biz;.info等等。每一个新域的推出,都充满了商业意味,甚至连口号都充满了商业气息。

  看看NSI的利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何各机构都对推出域名注册新体系趋之若鹜了。有数据显示,NSI在1998年的总收入达到9300万美元,1999年第二季度赢利超过500万美元。

  .cn的国内域名,ICANN委托CNNIC管理注册,从这点来说,CNNIC与NSI的位置是相同的。.cn的英文域名每个注册费用为300元,其 后每年要缴纳300元的年费。按照CNNIC公布的数字,截止到2001年6月31日,CNNIC共已接受注册用户数为128362个。按照40%用户续 费计算(实际比例应远远大于这个数字)那么迄今为止,.cn的域名营业额至少是八千多万元。据知情人士分析,除去付给代理的一部分, CNNIC的利润至少应在三千万元。如此庞大的一笔收入,却并没有任何机构来作任何令人信服的说明,又如何能不令苦苦挣扎的.com公司义愤填膺呢?

  除了开通新域以外,多语言域也是商家逐利的焦点。


CNNIC为什么推广中文域名?

  说起中文域名的标准之争,必须要先介绍一个域名体系的结构概念。

  域名体系,最高层次是技术服务商;第二个层次是政策管理、数据库管理部门;第三个是注册服务商。以英文域名.com为例,第一层是 NSI—技术服务商,第二层中,ICANN是政策管理部门,而数据库管理是由ICANN委托NSI来做;多为非营利机构或半官方机构;第三层是万网、中国 频道等注册服务商。ICANN将.cn的英文域名委托给CNNIC来做。

  在中文域名的争夺战中,国内外多家机构针对第二个层次展开了激烈争夺。除了美国的NSI公司外,还有i-dns,澳大利亚、港澳台地区也有很多公司不断推出自己的中文域名体系。其中,尤以NSI不容小视。

  NSI仰仗自己在英文域名体系中的地位和资历,联合ICANN,于去年抢先推出中文.com体系注册。并通过自己在国内的代理渠道展开推广活动,当 NSI的广告铺天盖地之时,CNNIC仓促上阵,也迅速推出了自己的中文域名体系:中文.cn和中文.网络等等。CNNIC自恃代表信息产业部的意志,对 NSI的中文域名体系在国内的发展予以了坚决的打击。最有力的措施便是明令NSI在国内的代理商停止代理NSI中文域名在国内的注册。另一方面, CNNIC又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能够与NSI,ICANN共同协商,制定适合使用的中文域名标准。

  有CNNIC的代理说,早在NSI在国内推广英文域名的时候,CNNIC便曾经想反击,但是实在没有条件。而中文域名,主要市场在中国,CNNIC认为这次不能再退让。

  明眼人不难看出,CNNIC正是希望能够以国内市场为挟制,迫使ICANN与NSI在中文域名的大战中就范。

  至于CNNIC为何推广中文域名,与其说是因为看好中文域名的美好前景,毋宁说是认为中文域名对于CNNIC是一个机会—一个到达能够掌握经营权层面 的机会,一个成为第二个ICANN与NSI的机会。从这方面来讲,CNNIC对于中文域名是有着很高的期许的。直到现在,CNNIC仍然认为中文域名有发 展潜力,并声称CNNIC目前有40万中文域名注册用户。

  目前,CNNIC还没有拿到中文域名注册费用,这部分钱还存在代理商手中。
顶部

CNNIC的商业化将是趋势

  在CNNIC的中文域名体系推出以后,体系结构一度很混乱。CNNIC曾经还接受域名 注册。同时行使标准制定机构、注册管理机构、注册服务机构三方职能。后来,才逐渐把注册管理机构和注册服务机构分开。但是仍然没有把标准制定和注册管理两 个层面的职权分开。如果CNNIC锁定自己的身份为标准的制定者,从理论上来讲,应将该项产品的经营权委托出去。(NSI与ICANN的例子)

  在中文域名和通用网址体系中,CNNIC的目标是既希望能够制定标准,又希望能够管理数据库,掌握经营权。

  参考英文域名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历程为:最初,美国商务部组织成立了Integrated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INTERNIC)来专门负责Internet域名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务。1993年,美国商务部与美国Network Solutions(NSI)公司签订排他性合约,授权NSI独家经营国际域名注册业务。NSI的垄断及巨额利润逐渐引起了各方不满。1998年10月, 成立了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该组织是由来自多个国家私营部门人员组成的。美国政府把相关的管理事务交由这个民间性的非赢利组织来管理。后来,ICANN开放了域名 注册市场,打破了NSI的垄断,目前已有100多家公司能够提供国际域名注册服务。

  CNNIC隶属于科学院,原本是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立于1997年6月3日,受信息产业部委托,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 CNNIC在业务上接受信息产业部领导,在行政上接受中国科学院领导。由于是事业单位,本身没有法人,不承担法律责任能力。(因为这个原因, CNNIC不能被起诉,这也是最让3721郁闷的地方,此乃后话。)

  按照CNNIC的背景,无疑更适合担任ICANN的角色,而将经营权最终开放。

  也许,未来的CNNIC将会裂变为两个机构—一个专门负责标准的制定;一个完全是企业,专门从事商业行为。

相煎何太急?

  正当CNNIC自觉在中文域名之争中站稳脚跟的时候,2001年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又推出了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声言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

  与台港澳地区的散兵游勇不同,技术监督局同属国家机关的背景使得双方的这场争斗颇有结局莫测的意味。因此,当时万网等代理注册机构纷纷表示,须观望一段时间。

  然而,在与技术监督局的“斗争”中,CNNIC再次显示了自己不容低估的实力。众所周知,最后技术监督局的中文域名体系被叫停,沦为笑柄。CNNIC 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虽毁誉参半,然而却是在不断地稳固着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将代理渠道紧紧地团结在了自己的周围。万网朱长勇副总裁认为,现在看来,以技术 监督局的身份,如果想介入域名体系,应该与CNNIC协商,帮助CNNIC来实施作为政策制定者的身份,那才是最为适宜的方式。

  尽管大家在中文域名市场上打得不亦乐乎,其实在技术上无论是NSI还是CNNIC都没有真正地实现中文域名解析。

技术成为瓶颈

  正是因为技术问题未能完全解决,才使得中文域名标准无法最终确定。

  NSI原本声称中文域名今年四月份就可以开始使用,但是因为技术上具有难度,现在NSI推出的中文域名—中文.com在严格的意义上还没有达到解析, 被技术标准ICANN认可的解析,这点很是令消费者感到愤慨。为了安抚消费者,同时也是给用户一个交代,NSI与一家名为 Realnames的公司结成伙伴,进行合作,暂时借用后者的解析平台为中文.com进行解析,其原理是把中文.com的域名当作带小数点的网址来解析。 对此,万网副总裁朱长勇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一幢大楼,前面的人只看到电梯上去了,却不知后台是有几个人在那里拼命地用脚踩,虽然也叫做“电梯”,实际 上并没有用到机械化。

  这种权宜之计虽然使得中文.com勉强可用,但是功能却并不完备。到目前为止,网址还不能做到分级解析。因此,现在的中文.com做不到分级,例如无法做到这样的分级:http://www.计算机产品与流通.com/编辑部/新闻。

  CNNIC的中文.cn域名解析也是如此。

  另外,无论是NSI的中文.com中文域名体系,还是CNNIC的中文.cn以及中文.网络的域名体系,后半部分都存在一个全角与半角的转换,不方便使用。

  可以说,中文域名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各家机构为抢速度,占领市场,仓促地推出自己的体系,造成了市场的混乱,反倒使得用户对中文域名失去了信心。 NSI与CNNIC的中文域名在最初的抢注风潮过后,一段时间后,注册量便大大下降,都遭到了市场的冷落,NSI的全球通用域名被 ICANN关在门外,而ICANN的中文域名的境遇却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善,同样乏人问津。当被问及万网所代理的CNNIC中文域名注册情况时,朱长勇巧妙 地回答,该注册的都已经注册了。

  去年底,在NSI刚刚推出抢注中文域名活动的时候,便有一名山西省的大学生抢注了“乔家大院”等几家知名企业的中文域名,而后再向该企业兜售,希望小赚一笔。谁料想企业界均反应冷淡。
顶部

中文域名有必要吗?

  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域名发展的初衷。而域名也已经不再可能按照科学家的理性思维去发展,而将因为商业利益的驱动按照商人的思维去发展。这是一条不归路。

  但无论怎样发展,互联网的根域名不可能消失,域名是不可取代的。在中文域名的市场竞争中,无论CNNIC怎样强硬,毕竟域名解析的根服务器设置在美 国,CNNIC鞭长莫及,不免有些有心无力。而如果像技术监督局推出的中文域名体系那样,建立自己的根服务器,又不利于与国际接轨。因此,无论在域名之上 发展多复杂,多有效的应用,都离不开域名这个基础。

  而且,用户并不习惯在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中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域名的本地化没有多深的意义。由此引申而大谈民族情结,归根结底,更是一种商业的炒作手段。

  CNNIC主任助理吴养怡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因为中文域名要和全球的域名解析体系联系在一起,因此,它的使用就不仅仅是CNNIC一家机构能够完全改变的。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