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3, 2007
英文豆瓣,花开花落
(一)中文版茁壮成长
豆瓣网中文版自2005年3月上线,目前已有33万的注册用户,与一些动辄千万用户的网站相比,着实寒碜了点。然而这30万众可是货真价实的,可以换来真金白银的。据说,豆瓣网上每10次点击,就产生一次购买行为。并且,豆瓣网早已经从当当和卓越网那里得到了利润不菲的分账,一年的时间,给这些电子商务网站带去至少上百万的销售收入。
豆瓣网创始人杨勃,曾住在北京豆瓣胡同。从2004年10月用python开始写豆瓣网站程序,他用Twisted做网站后台的搜索引擎,GUI是基于Quixote,除此之外,还用到了cElementTree, MySQLdb和 PIL,剩下的代码都是杨勃一个人花了近5个月时间完成。杨勃说,要懂得利用open source的资源,不然就是闭门造锹的愚公。
豆瓣网虽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爆炸式的增长,但一直走的比较坚实,用户数量稳步提高,2006年2月,就是豆瓣网上线后的第11个月,用户突破10万;高质量的书评,乐评和影评越来越多。现在每天受欢迎的评论就几百篇左右。
豆瓣就像杨勃的孩子一样。据说看上豆瓣的风险投资商有一大摞,杨勃对其选择慎之又慎。
(二)冰火两重天
豆瓣中文版的发展势头喜人,杨勃就着手做英文版。毕竟,国外图书市场可是一块更诱人的大蛋糕,拿欧美来说,不仅书贵,并且电子商务市场相当成熟,如果能把豆瓣中文版模式顺利拷贝到英文版上,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著名IT评论人洪波曾建议杨勃挺进美国市场,去年底在博客中说,“进入美国市场有几个好处,首先是豆瓣的业务模式在美国还没有一个完全类似的,连阿北(杨勃网名,作者注)自己也奇怪,美国人为什么不做。其次,美国图书、CD、DVD的价格比中国高得多,跟书籍、音像有关的电子商务也比中国发达得多,这样豆瓣就处在一个比较完备的市场环境之上,更有利于它自身的发展。最后,美国人应该不好意思复制豆瓣的模式。”
豆瓣网英文版发布于2005年12月,比中文版晚9个月。英文版的顺利推出,杨勃抑制不住内心的巨大喜悦,把发布英文版看做中国网站模式的对外输出,杨曾对媒体说,“多数情况下,中国的网站是延用美国成功的使用模式,从‘搜狐’开始就一直如此,到现在的web2.0时 代,这种跟随只是变得更加紧密。中文豆瓣网上线时在国外没有一个与之整体上相似的网站,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左右。最近有一两个类似的英文网站开始出现,这 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好的想法会在全世界各地出现,而豆瓣网改变中国网站沿用国外模式格局。”杨勃的英文版豆瓣网的最终梦想是服务于全世界喜欢 书、电影、音乐的人。
然而豆瓣中英文两个网站的发展,感觉好像是冰火两重天。
和中文 版相比,英文版砍掉了很多功能,比如图书价格对比,同一城市的读者群聚合,二手交易等。杨勃非常明智,豆瓣网英文版不能上马这些业务,因为这些业务的展 开,需要对国外本土图书市场精深的理解,尤其是要本土的推广团队。然而豆瓣初期太小,没有太多的资金来支撑庞大的海外营销费用。可能杨勃期望英文版的发展 会自动重复中文版的道路,也就是说,在最开始,“几乎不花一分钱,完全依靠用户的口口相传”。但是这样的故事似乎并没有发生过。
豆 瓣中文版首页即时统计当前注册用户数量,那个数字几乎每一分钟都在增加,是豆瓣的骄傲;在英文版上,却看不到类似的统计用户的数字。尽管杨勃发现很多海外 用户经常在豆瓣网上搜索、收藏英文书籍,坚信英文版的需求是存在的。但现实是,存在的需求不一定就能形成大市场,或者即使有了大市场,不一定就能立刻抓 到。目前无法在公开的资料中找到豆瓣英文版注册用户的确切数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数量与30万的中文注册用户数不在一个层次;从中文版首页入口进入英文版的网站流量占整个英文版的流量的相当大一部分。
目前豆瓣英文版(douban.net)Alexa全球排名34万,首页内容更新速度相当的慢,远没有中文版欣欣向荣,这是英文版用户少导致高质量评论贫乏的直接结果。
豆瓣网英文版复制中文版的赚钱法宝,与电子商务图书商合作,这次合作对象是全球最大的在线图书销售商亚马逊(Amazon.com)。用户如果通过豆瓣网来到亚马逊网站,并产生消费行为,那么豆瓣就可以和这个在线书业巨头收入分成。
(三)英文版是个全新的战场
豆瓣用英文版争抢海外客户,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土生土长在中国的杨勃,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念完博士,然后在硅谷工作近10年。海外留学和工作的背景,可能对杨勃敏锐地嗅到美国图书市场蛋糕的味道大有裨益,毕竟把握住大方向是成功的第一步。杨勃在推出英文版之初,也确实感觉到用户习惯和行业生态的差异等因素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但技术出生的杨勃并没有很快在海外市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么豆瓣网能在中文版上结出累累硕果,为什么在英文版上始终看不见殷实的收获呢?
尝试着总结一些原因,以抛砖引玉。第一,豆瓣英文版在海外推广营销方面乏力。互联网上近一大半信息和资源都是英文,推出一项英文服务和产品,想在世界上获得广泛影响乃至认同,在推广方面一定要下功夫。否则很容易被淹没在英文的网络海洋中。2006年2月,豆瓣在推出约一年之后,杨勃才开始招聘正式员工,----豆瓣“2号程序员”;之后又陆续招收3名技术人员;今年8月,杨勃开始找正式寻找非技术团队成员。目前豆瓣大概5个正式员工,3个兼职。从已经公开的资料上来看,很难发现有专职做豆瓣海外营销的纪录。因此,豆瓣团队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重技术,轻推广。如果豆瓣能在未来强化海外推广,或许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第二,竞争对手是一些巨无霸。杨勃希望英文版豆瓣成为全球用户分享书评,影评,和乐评的地方,然而就是在这个领域。有些直接或间接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横在那里。最典型的就是亚马逊(Amazon.com), 有着超强的软件开发能力,专门做图书在线销售,同时该网站也聚合了大量质量上乘的书评等内容。不像国内的图书在线销售商,只做销售,不问内容,这给中文豆 瓣以成长机会。然而亚马逊能做的都做,并且都做得很出色,这就压缩了英文豆瓣网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受到亚马逊的挤压,一方面还与其合作分成,豆瓣英文版在 困境中蹒跚行走。
第三,需要新的战略定位。以目前豆瓣英文版的市场定位,难有成效。豆瓣团队应该开始思考英文版何去何从了。
但愿杨勃和他的豆瓣团队能把英文版做得红红火火,让我们期待英文豆瓣花开时刻。
本文始发于英文媒体人社区之 中国英文网站评论
Labels: Web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