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什么是营销2.0(最新完善版)

http://blog.sina.com.cn/u/4af157270100067l

http://blog.sina.com.cn/u/4af15727010006x0

什么是营销2.0(最新完善版)

————陈格雷 20061110


互联网的每一次革新,都是工程师们玩出来的,就象孩子们的堆沙游戏,堆出一个,又推倒一个,再堆出一个新的,再推倒,再堆……

现在,该轮到懂营销价值的人登场了。

因为,工程师们,极客们,风险投资商们,职业经理人们,还没有将互联网真正的营销价值发掘出来。无论他们的概念、技术、模式有多么新,多么炫,当做广告和营销时,他们就回到传统媒体广告的思维了。他们将新媒体当成传统媒体来卖,因为他们不够理解自己的价值。

我见到在互联网公司给广告客户的营销方案中,把最有价值的互动及体验部分免费白白送给客户,然后收最没有价值的广告浏览率或点击率的钱;我见到百度这样的 搜索网站提供了无数有价值的服务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其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最被垢病的竞价排名,而其他都在沉睡中;我还见到MSN SPACES将用户主页顶部的位置拿走去放广告位,而不顾用户的体验价值才是广告客户们最想分享的;还有很多很多……

我知道MYSPACE,这个国际上web2.0的旗舰,正在用另一个web2.0代表GOOGLE做的硬广告发布工具,来获得看似不断增长的收入,但是这不等于是对的。因为这种一刀切的方法,人的价值在哪里?不同社群的价值在哪里?这难道不是他们的本来价值吗?

信息技术在渗透一切,互联网自己也在改变,从资讯的互联网转向人的互联网。相应的,营销的规则也会变,从资讯的营销向人的营销转变,这就是营销2.0。

广告,是资讯化营销的代表。那么,在新一代的、以人为本的营销2.0中,广告一定变得很不象广告,广告的界限会模糊,也许,广告这个词根本就是不对的。广告本来就是从营销中特别分离出来的,下一步,也许要回到营销中去了。
就象一个久别的浪子,当回到原地时,却发现万象更新。因为回去的地方,已经是营销2.0的世界了。在营销2.0中,媒体发展得足够多样化和个性化,各种新旧媒体都走向互联互通,渠道被翻新,价值被重估,收费标准和计费模式也迟早会相应改变。


营销2.0的三个改变——

改变一:传播方式调转了
任何传播,都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个众传播这三种类别,万变不离其三。

在营销1.0时,传播途径主要是从大众传播到小众或者个众,因为大众媒体是主导。

在营销2.0时,传播可以变成从个众和小众开始,再扩散到大众。因为,每个人,每个社群都能成为媒体,向世界传播自己的声音。

未来的大众传播会被分解,由无数社群传播组成。

改变二:营销的思路调整了
过去是说,我花的广告费,是给1000万人群看的,但目标最多是打动其中的部分人,让这部分人收到营销讯息。所以,营销价值是在百分之多少人中建立一个形象,传递一个卖点,完成一次促销的事。

2.0的新营销应该是: 我先影响起初的100万人,10万人,甚至更少,但是,我能通过新方式新创意,让人们和内容互动起来,主动去传播,去分享体验,让这10万个人去告诉100万人再到1000万人,实现真正的深度传播,和巨大的扩散量。

改变三:石头变成了糖
传统的营销很象是在我们阅读的资讯的碗里面放了一块石头,尤其是电视广告插播最明显。它和节目没什么关系,但是就硬生生摆在那,你不得不接受。

营销2.0则更象是糖,或者是油、盐、酱、醋,甚至就是一道菜,一个可口的小点心,它和人的生活融为一体,是你想要的,是你主动得到的,是被许可的,是快乐的。


营销2.0的两大趋势

从社会的变局中,从媒体的变革中,从实际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看见营销2.0的两大趋势是——营销的娱乐化和精准化

娱乐化,包括病毒营销、口碑营销、文化营销、娱乐营销、植入营销、话题营销、体验营销等等,其特征是体验的、互动的、扩散的。

精准化,包括社群营销、数据库营销、直复营销、精准营销、许可营销等等,其特点是将人群精确区分,准点渗透,实现数据库管理。

这两者相辅相成,又可以各为其用。

还有,就是新媒体的运用,比如手机上的无线营销,手机是最可能实现完全数据库营销的终端。


营销2.0的兼容性

其实,通过传统媒体也能实现营销2.0的效果,营销2.0是兼容传统营销的。在手段上,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否定任何一种媒体,思路和方法才决定差异和效果。

因为,体验,互动,精准,才是营销2.0的内核。这里的“互动”,可不是光指现在的那种,做一个小专区MINISITE,里面放点小互动内容那么简单,营销2.0的互动,指的是能形成共振和扩散的用户行动。


互动为本(此段由赵冰补充)

营销2.0的基本运作方式是互动营销,围绕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在各种媒介的的运用上,我称之为——媒体间的互动,个人认为“媒体间互动”比“兼容性”更准确。“媒体间互动”是指,围绕与用户互动的核心,让传统媒介及新媒介在互动中进行媒介应用。

因此,传统1.0营销的企业媒介广告行为是“投放”,而2.0营销的企业传播投资行为是“应用”。


重构整合营销传播

传统的整合营销传播IMC,只是说在各种媒体上发资讯,整合运用。

营销2.0的整合营销传播,是真正的跨媒体运用,是互联互通,是跨界面沟通和互动,而不是在各个媒体上发一下统一的讯息就完事。


品牌的变化

在传统营销中,很难将品牌管理真的落实到营销行为的各处,尤其是促销当中。

在以体验,互动,精准为内核的营销2.0中,品牌无处不在,想让它不存在都不可能,品牌不是做广告。
但是相应的,许多过去奉为金科玉律的品牌法则,不得不扔掉了,因为在拖后腿。想进一步了解这一点,请看我转载的一篇关于品牌2.0的文章


寻找规模复制的方法

传统广告之所以大行其道,成为一个产业链,是因为有可规模化复制的方法,和可控可预见的效果。只要是同样的广告费,至少能达到同样的传播率,创意的差异,只会造成受众心理的差异。

而目前,营销2.0还是太依赖于两点,一是创意,二是品牌或产品的气质。再加上媒体们自己没有发掘出价值,企业的市场推广还是在旧的模式上运转。

目前营销2.0的运用,还是零散的,不断有闪光,却未能燎原。
营销2.0在寻找规模化,复制化,可控化的道路,并在此上形成产业链。这特别需要2.0化的互联网率先找到真正的营销价值,呵护之,推广之,实现之。


从何处突破?

我不相信,博客网的“博客金币”广告计划,或者播客网想在用户上传的视频中强插广告,这些方式不能成事,因为忽视每个人的差异性价值,有违web2.0的原道,还是把新酒装回老广告模式的旧瓶子里去。

目前看来,最可能建立标准的,会是类似腾讯、猫扑在新营销上的尝试,因为,以社群为本的营销,能同时结合用户的娱乐化和精准化这两大营销2.0趋势,最有可能将人的价值挖掘出来,形成新的营销体系。

还有,无线营销一旦普及开来,数据库化的人的营销,就来临了。


分开,才是双赢

现在,在传统广告计费模式的这间房子里,挤进了太多的新媒体,新手段,结果是,没有人不难受,客户也无所适从,新价值无从体现。

营销2.0模式的计费手段应该和传统的分开来,各自计量各自的价值。与其同居争食,不如另起炉灶,与传统的营销博弈共赢。


实践第一

实践是建立标准的唯一方法,正在向各公司收集案例,营销2.0快报即将推出,从此密切报道营销2.0的实践状况,请留意本博客,欢迎做链接http://blog.sina.com.cn/m/greychan

“什么是营销2.0”在商务SNS网上的回响
昨天有一篇心血之作:什么是营销2.0?(最新完善版)http://blog.sina.com.cn/u/4af157270100067l(新浪博客上的地址),同时在商务人群的SNS网站——若邻网上刊登(www.wealink.com)。
注:我同时在新浪博客和若邻网上刊登营销2.0的系列文章,进行分类传播的实验。对我而言,在新浪博客发文章是大众传播,而在若邻网上则是小众式传播,专门针对商务及相关人群,进行圈内的讨论和交流。

下面是刊登在若邻网上24小时内的回响,现转发其中讨论部分如下。
杨宏涛:看了grey 文章才明白原来web 2.0 是为营销 2.0 做准备的, 高论。只有营销2.0 体系建立,也就自然形成2.0业务模式
赵月旺 (CEO/FIRST FOUNDER) :"让人们和内容互动起来,主动去传播,去分享体验"是理念,"共振和扩散" 是典型特征, "规模化,复制化,可控化的道路"是终极追求

杨宏涛:营销2.0在寻找规模化,复制化,可控化的道路,并在此上形成产业链,这点最难, 很想听听grey 关于这点看法

李杰(上海分众传媒 高级策划经理) :我部分的工作内容正好是在为客户策划基于手机媒介的互动营销,以及加入新媒介的imc,这几天看到陈兄弟的营销2.0的概念,准备好好深入研究一下.有机会希望以实战案例和陈兄弟讨论以下.

陈格雷 (营销2.0及新创意的研究和实践者) :6楼的杨兄,这一点肯定是最难的,我想专门再写文章的,但也只是一种设想,只能在实际中看行不行再改,请等等

姚俊(职业培训师) :好文章!分享创造价值!

范晓星 (Internet Geek/ Headhunter) :Grey, you got a good point, as you always do.Let's see what's gonna happen after coining this theory of Marketing 2.0.

道峰 (观唐广告 公司副总 中间偏左思想):开个研讨会吧。我不了解2.0。但似乎觉得这个模式在发动前似乎比现有方式更加难以衡量。

何天毅 (网络广告从业者) http://blog.sina.com.cn/u/4af157270100067l :不得不叹一下, 网络改变生活! 半小时前一个广州朋友\WEB2.0站点的销售负责人转发我这文章.这会儿若邻里又看到.一年来,面对游戏客户. 谈 网络改变信息获取方式\改变娱乐方式.谈,要深入触及游戏玩家,要分析其在游戏之外,关联网络行为是什么.谈去中心化\谈正面信息病毒式行销\谈许可传播 \谈精确目标人群的寻找\谈分众媒体的示范效应\信息主动接受的价值\.
格雷兄这梳理,待俺消化后,进一步分享到客户.
革命的火花,传播先!

吴畏 (艾瑞市场咨询 咨询经理):周日想邀请格雷兄讲一下他的内容。
陈格雷 (营销2.0及新创意的研究和实践者) :道峰兄,我觉得是这样的:衡量起来比现在的方式容易得多,但是发动要比现在的方式难得多,发动难是因为:营销2.0还是太依赖于两点,一是创意,二是品牌或产品的气质。再加上媒体们自己没有发掘出价值,企业的市场推广还是在旧的模式上运转。
衡量容易,可以看这个网址,http://www.wealink.com/hp_post_view.htm?postId=9628 曾经讨论过的,包括很多技术上已经实现了 ,或者这个http://blog.sina.com.cn/u/4af15727010006ba

潘剑峰 (Senior Vice President) :各位若邻的好朋友,我们安排一下,开一个营销2.0的专场研讨。有兴趣的报名参加。格雷,继续碰撞,继续探寻。
Zheng 郑 (恺弘他爸,Blogger,学徒) :太好了,就算下一次若邻居委会的主题了。
魔派 (临安市建设局 经济师) :的确很有想法,等吃完面回来仔细看
涂军勇 (上海升意广告 执行创意总监) :这将是代表新营销的大事件。我还在认真思考。

赵月旺 (CEO/FIRST FOUNDER) :刚才看了<中国商业评论>(我的发言阵地之一)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到如何将西藏密宗的methodologies整合到营销传播中,由于作者非佛弟子,挖掘深度和条理性都很有限.
在我看来, 人性的弱点的暴露、激发和转换 确实有一套 技术, 这个技术确实是可以量化的, 而这个盘多拉盒子 什么时候被打开, 需要 大智慧, 需要大勇气, 更需要大团结。

况杰 (普汇创展管理咨询机构 创始合伙人):感谢老陈的总结, 深受启发. 改日有机会一定登门请教.

一点不同意见, 营销2.0的两个趋势归结为娱乐化和精准化, 似乎还不够准确. 娱乐化是表象, 而不是实质, 是互动体验的一个必然结果. 而精准化, 实际自有营销学以来一直是提倡的, 在所谓web1.0时代, 就强调营销的精准, 只是程度不够而已.
这方面,我还没有成熟的思考. 简单地考虑,我提出一个概念是营销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传统的营销都是所谓的主动式营销, 具有推销色彩的"营销". 而web2.0或所谓的营销2.0阶段, 则可以产生由客户参与的"被动式"营销(对营销者, 也就是企业, 广告主来说).

当然, 这种"被动"不是坐等, 不是自然发生的, 而是在一定战略指导下,通过某种手段达成的---诱导. 我一向讲"诱导式营销". 诱导, 就是实现营销1.0到2.0的方法.

不成熟的意见, 请多批评指教.
思东 (3D登陆网络科技公司 CEO) :涉网不久,所以对Web1.0、2.0、营销几点零等等之类的什么网络概念、模式,认知如盲人摸象!前辈们的用心可谓良苦,正因为有如此关注网络的 grey们,才造就了中国互联网的神速发展。网海茫茫,大白鲨如果照着座头鲸吃磷虾的模式捕食,恐怕难以生存。随着对环境的探索,大白鲨找到了最适合自身 的捕食方式。网络作为商业信息社会便捷的信息交流工具,尽管目前网络技术已经可以满足民众部分需求,但是实用价值的开发,还在襁褓甚至是孕育阶段。所以我 认为无论是应用技术研发的平台提供,还是内容制造、运营推广,都是为了信息传播达到获取效益的目的。站在网外看网络,很多人都在谈论探讨模式、概念,只要 是能够用利用技术工具的优势资源,从人性本质研究发掘方式方法,为广泛的民众提供有价值有利益的服务,才是网络价值的真正体现!也才能使营销2.0探索研 究的的结果具有应用价值。
网络应用潜力和空间是非常巨大广阔的,调动“同志”的大脑神经,共同合作创造,然后各取所需共享资源、、、、、、应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生存方式。强力支持格雷!!!
苏焯威 (客户经理) :好文章,好榜样阿!
于光辉 (业务总监) :非常赞同,当前做互联网的人没有看到他们自己的价值,懂营销,特别是数据库营销的人的机会来了
陈格雷 : 况杰:“娱乐化是表象, 而不是实质, 是互动体验的一个必然结果……我一向讲"诱导式营销". 诱导, 就是实现营销1.0到2.0的方法.”有道理

周凯 (CTO) :正在实施一个互联网产品,看格老这一总结算是此范畴之内,希望完成后能加入实战案例之中去。
感谢分享如此好文!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