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31, 2006

 

社区研究之SNS再探

固若GinTonic 发表于 2006-9-18 19:40:00

自参加了Wealink居委会活动之后,继续在思考以Wealink为 主要分析对象的SNS网站的问题。问题的矛盾点在于,理性判断SNS是现实人际关系的网络化镜像,在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中必然有存在和发展的 必要和价值;但直觉告诉我象Wealink用户中动辄4-5百,最高上千的好友链接数是不符合常识的。同时我也对介绍我加入Wealink网络的Touchsky如何于短短2周内在Wealink上结识100多名好友并管理这些人脉感到非常好奇。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先要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网络是如何建立并运转的?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度关系?

上周4晚,陪女友参加她大学同窗兼闺蜜在堂会酒吧的 生日Party,10几号男女中青年喝着酒做着游戏,其乐融融。我和女友的这班死党也认识不少日子,平时都有往来,有时还不通过女友转手直接互相托付些事 情,说起来也算是不错的朋友。但那晚我用六度间隔理论分析了一下,发现我和他们几个再好也不能算是一度好友,女友才是我的一度好友,他们都只是我的2度好 友。为什么怎么说呢?过往听到的看到的加上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我,如果我不幸和女友分手,这群现在相谈甚欢的人基本也就和我断了联系了。即使我和女友分手 很友好而且之后甚至还保持着好朋友的关系,也不代表他们会一如往昔地待见我。

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其它社会关系似乎也有这样的特征,两个人看似关系很好,但作为他们俩之间桥梁的那个人的关系断了,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 断了或者说降低了,倾盖如故变成了点头之交。这种情况的两个人应该算是一度关系还是2度甚至3度关系呢?我觉得严谨得说肯定不是一度关系。

其次,我们来看通常2度关系是如何转换成为一度关系的?

我认为通常比较稳定顺利的转换的基础是,2度关系的2端分别和中间人都是比较严谨的一度关系。因为在人际关系的转换中包含着个人信用的连带责任,这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当我把我的一个关系介绍给另一个关系办什么事的时候,这个介绍行为的最终结果我是要负间接责任的。比如横戈在Blog文章《装修老板的经营之道》最 后提到他已经开始把弓老板介绍给其它朋友做装修了,为什么他愿意介绍弓老板而不是什么百姓装潢之类的大公司?归根结底是因为横戈介绍之后对朋友的新房装修 结果是要负间接责任的,他必须预判自己负得起这个责任。这个预判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审视,第一他基本可以保证弓老板的手艺能让朋友满意,第二他也基本可以保 证他的朋友不会在工程完成后抵赖装修费。

在两个严谨的一度关系基础上,再加上事件的推动基本可以使原来的2度关系顺利转换升级为一度关系。同样在横戈的例子里可以看到,弓老板也 是横戈的一个做天使投资的朋友介绍给横戈的,那个朋友在介绍的过程中说了不少弓老板的好话。但与其说横戈最终的选择是因为相信弓老板,还不如说是相信那个 朋友。然后,装修开工了,横戈和弓老板在那个天使朋友不在场的情况下由于装修这个事件的推动单独接触了相当一段时间,进一步建立了相互的信任,由此2度关 系转换升级为一度关系。转换后的良性结果之一就是横戈愿意负责任地把弓老板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做装修,弓老板的人脉进一步得以扩张。

再次,我们来看是否每个2度关系都必须升级为一度关系个人网络才能运转?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可不转换如何运转呢?我的结论是如果能确定数名中间人所链接的每个一度关系都非常严谨,我们就基本可以相信最终的结果 应该不坏。再举例:我的一个朋友的妈妈生病,正好我的舅妈的最好朋友是治这个病的专家,最后朋友的妈妈在那个专家那里治疗痊愈。我们看看这个网络运转中涉 及到了几度关系?整整5度关系,这5度关系中任何两个人链条断裂,都无法使联系正常进行。为什么那么远的关系链接最终双方可以相互信任呢?还是因为每个一 度关系都很结实严谨,不是血亲就是夫妻,不是夫妻就是好友死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关系链再远再长也可以信任,用SNS的话来说就是这个网络价值很高。

至此,我们可以回到网络SNS来了。目前我们看到的SNS问题在哪里?就是北城的一句话:廉价的一度关系,是目前SNS网站之所以失败的根源所在。看到这句话我有如被当头棒喝,一下子想明白了很多困扰很久的问题。大家应该都了解所谓个人网络150人定律,我就不复述了。这个定律的具体数字我个人认为因人而异,对我这样的人来说也许超过50个人的一 度关系网络就已经管理不过来了,但总体来说我觉得150这个数字有一定的代表性,超越这个数字太多应该是不太正常的。所以我们只能推断Wealink用户 里那个好友上千的社交高手对他的好友是疏于管理甚至不管理的,而那些好友4-5百的用户也显得有点可疑。

从我个人的交往习惯来说,如果你的朋友都是些低价值不严谨的一度关系,其中的很多人是2度甚至3度关系由于一面之交就加入一度关系充数的话,我就很难相信你会对我负起间接责任来。不是说你人品不好不愿意负,而是我判断你没有能力负,用俗话说就是这个人“路子比较野”。

于是,我们可以找到为什么SNS网站在中国会被等同于一夜情网站的根本原因。建立在不严谨的一度关系上的人际网络最受什么人的青睐?一夜 情爱好者肯定算是有兴趣的之一,因为他们不需要严谨,只要求网络覆盖面的广度,让他们有更多的挑选机会和余地。即使这样,也还是有要求,你必须能证明你的 确是个男人或者女人,有那套基本的生理功能才行吧,不然不是瞎耽误功夫吗?怎么证明这里就不讨论了。当我们建立个人网络不是为了一夜风流而是为了干点正经事的时候,我发现目前中国的SNS网站几乎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以Wealink为例:

1、Wealink上用户可以看到其它不相关用户的初步资料并提出联络申请,因此无法判断一度关系的价值和严谨性,信任度降低。(这几乎是所有SNS网络的通病)

2、个人公告功能不完善,使Spam成为可能。如果每个用户只能贴一个公告,如果要发第二个必须删除前一个,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这和目前Wealink公告系统的整体思路完全背道而驰,几乎不具备可操作性。

3、有添加好友的功能却没有屏蔽或删除好友的功能。

4、过早推出求职招聘业务,有点拔苗助长。新型网站必须也必然对用户习惯进行引导,错误的引导将使用户对网站的整体认知出现偏差。如果我 的朋友跟我抱怨说招不到好的人才,我如何才能克制住不推荐他上Wealink看看呢?但如果我这样推荐的话,他先入为主的观念很可能就是这是个招聘网站, 并进一步进行口碑传播,这对Wealink是好事还是坏事?……

另外,我还在胡思乱想如果MSN做一次大的改进,目前的SNS网站该怎么办?我们知道MSN上的联系人价值普遍是比较高的,由于是IM的 关系,如果不想联络的人不是被Block就是被删除。如果MSN通过激励手段引导用户完成个人信息的完整提交,并进一步选择性设置为用户可以查看2级联系 人的基本信息,这样我基本就可以知道我最严谨的一度关系们的一度社交网络,如此便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人脉网络。保守估算就这样的一个2度关系能使一位 MSN常规用户的人际网络从百人级上升为千人级的人际网,而且还基本可以保证这个千人网络相互的严谨性和可信任度,应该已经足以应付一个普通人的社交需求 了吧。

呵呵,最后这段又禁不住开始胡扯了,见谅见谅,就先写到这里吧。同时也欢迎从事或思考SNS的朋友给予指正,不过有个前提,上述观点有一 个基本限定就是都是在说中国环境下的事情,如果你以美国的案例举例未必能说明问题。我不了解美国,但了解中国是个多么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谢谢。

http://yokanta.blog.techweb.com.cn/archives/2006/2006918194043.shtml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