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02, 2011
TechCrunch:将会成为2011年主流的七大IT技术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31297.htm
近日著名科技专栏作家埃里克·施恩菲尔德(Erick Schonfeld)以《将会撼动2011年的七大技术》为题在Techcrunch撰文,预测将会在2011年成为市场主流的七大IT技术。其 实在2009年年底,施恩菲尔德曾预测过2010年将会成为市场主流的十大IT技术,其中提到的平板电脑、地理定位、实时搜索和 Android都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市场主流的认同;而一些技术虽然没有获得主流地位,但是在2010年也获得了发展,如HTML5、增强现实、移动视频 等;而像Chrome操作系统的发展仍得寄希望于2011年。
施恩菲尔德预测2011年会成为主流的IT技术如下:
在电视上观看网络视频: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网络视频设备要与有线电视竞争,比如Google TV、Apple TV、Boxee Box和Roku等,虽然它们都没有成为“有线电视杀手”,但这些设备用简单的方法将网络视频转移到了用户的大屏幕电视上。当网络视频的清晰度可以和有线 电视信号并驾齐驱的时候,用户就会更愿意在网上找视频看。这种趋势不意味着用电视上网,没人想那么做。它只是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将电影和电视剧传送到平板电 视上,甚至是有线电视公司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社交问答网站Quora获得大发展:社交问答网站Quora目前是硅谷的宠儿,但现在使用它的人还不是很 多。这种情况将在2011年发生变化,今年将会成为Quora年,它会像当年的Twitter那样,开始真正腾飞。Quora代表了更大的技术趋势,用兴 趣图谱对用户的社交图谱进行分层。在Quora网站,用户不仅可以用不同的人分类,还可以用话题和问题分类。它根据用户的兴趣来定义世界,而不仅仅是用户 认识或崇拜的人来定义。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概念,并不限于Quora,包括Twitter和Facebook也希望能有自己的兴趣图谱,但Quora从最底 层开始设计的机制,可以帮助用户探索兴趣所在。只要Quora有足够多的用户,它就会像2007年的Twitter一样,实现爆炸性增长。
移动社交照片应用:2010年底出现了一批移动照片应用,包括Instagram、PicPlz和 Path。它们都是利用了业内的几个主要关键趋势实现了增长,比如iPhone和Android的增长,手机拍照的普及,GPS的发展,以及像 Facebook、Twitter和Foursquare等社交网络的普及。这些软件都是以移动作为优先。它们让用户拍照、标记地点,并传到社交网络上共 享。现在不仅是文字签到,在Foursquare还可以用照片签到。Instagram则是iTunes上最流行的照片应用之一。共享照片是人类的一种普 遍冲动,这些软件让共享变得更简单、更有趣。
移动钱包:每个使用苹果、Android或诺基亚智能手机的用户都希望手机支付能成为现实。目前苹果和谷歌 都在进行相关探索。谷歌收购了移动支付创业公司Zetawire,以获得相关经验;最新款的Android手机Nexus S则搭载近场通讯(NFC)芯片,可以让用户挥舞手机就能完成支付。iPhone 5也将搭载NFC芯片,同时苹果也在寻求收购移动支付创业公司BOKU的机会。要使移动支付成为现实,仅仅在每台手机上装NFC芯片当然远远不够,但是主 要厂商在今年的不懈努力将会大大加快进程。
情景感知应用:无论是搜索、移动或社交应用和服务,最有用的还是让人们能从纷杂的互联网中找到所需要内容的 应用。情景感知应用可以更好的过滤信息。当用户用手机搜索时,首先得出的是本地搜索结果;而如果用户在Quora搜索时,它会根据用户的兴趣,以实时显示 的方式给出用户感兴趣的话题;用户看新闻网站时,则会得到Twitter和Facebook好友分享最多的新闻链接。在一个信息过剩的世界,知道用户想要 什么是关键。
开放数据库:每一个移动应用都将具有地理定位功能。所以从谷歌到Facebook再到 Foursquare,很多数据都是重复的。但如果有一个开放的数据库可以让各公司共用,就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目前这样的数据库还没有出现,但已有很多 公司在为之努力。Factual 公司就在为Facebook Places建造公共数据库; Mapquest服务利用的是公共街道地图;Foursquare则让其他应用通过API使用它的地理数据库。很多公司由于经济原因,不愿意参加这种公共 服务,但预计2011年开放数据库将大有作为。
流媒体云:当所有的媒体都转移到云之后,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在任何设备上以流媒体形式观看电影和收听音乐。 前面已经说过,网络视频将转移到电视上播放,但这些电影和电视也应该可以在iPad、Android平板电脑,甚至是手机上播放。试想下Netflix的 流媒体形式可以应用于所有媒体;如果谷歌或苹果能够说服唱片公司前来凑凑热闹,流媒体革命将会扩展到音乐领域。用户再也不需要费心管理从iTunes下载 下来的歌曲。苹果和谷歌一定会努力将这项服务普及大众。编译/搜狐IT
Labels: TechCrunch
推荐一些采用html5技术 支持直接拖拽上传的网盘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31256.htm
感谢yzqdjyljsfxz的投递
随着html5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html5技术,html5的一项吸引人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够从桌面直接拖拽文件就可以上传,非常方便,国外已经有几个网盘采用了这一技术,这里为大家介绍几个,当然使用这一功能需要你的浏览器支持html5技术。
Let's Crate,采用了较新的技术,拖曳就能快速上传文件(但需要浏览器的支持,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的一款国外网盘,简单易用,它不需要注册,打开页面后, 直接把要上传的文件拖曳到页面中间的木箱里,完成后,会生成文件分享链接。还有它会提醒你注册一个帐户。如果不想注册,那么复制分享链接,但只能使用30 分钟,相当于的用于临时分享的,建议注册,注册后可以看到你目前建立的文件夹数、上传文件总数以及可使用的空间,目前免费帐户可以使用的容量为 200MB。
网址:http://www.letscrate.com/
2.Ge.tt
Ge.tt,一个设计简洁清雅文件存储分享网盘,上传速度很快。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上传存储分享极其简洁便捷,就跟它简洁的域名一样,Ge.tt页面只有一个醒目的上传文件的按钮。
它为你提供无限量的网络空间,免费用户支持保留文件30天,支持批量上传,但是是通过一起选择本地多个文件上传,不需要你一个一个添加文件,一次最多可以 上传30个,上传完成后系统会提供超短分享外链地址,也提供一键分享到Facebook和Twitter,当你的鼠标滑过此链接时可复制该链接与你的朋友 分享。
此外,您还可以通过注册获得额外功能,如对下载次数的实时统计、更长久的文件保留时间。
网址:http://www.ge.tt/
3..Min.us
Min.us,带给你全新上传体验在线图片存储,浏览,分享和管理工具。页面非常简洁,您只需把图片拖拽到Min.us的页面里,图片就能自动上传。如果 想成批上传图片,只需用鼠标选取多张一块拖拽到Min.us即可。要尝试此项功能,必须你的浏览器是Firefox 3.6+, Chrome, Safari, IE9浏览器。否则,会出现指定文件上传的上传页面。图片上传后Min.us会自动完成并且生成相册链接,方便您分享给朋友,有作为编辑用(Edit)链 接,有用来分享的(Viewer)链接。在每个图片正下方有一个链接(Link to image)方便你将上传后的图片贴到任何网站和博客中。
目前Min.us支持上传的图片格式有:JPEG, JPG, GIF, PNG, APNG,BMP。支持单张7MB以下的图片上传,每个相册图片不超过50张,上传的图片是永久保存的。
网址:http://min.us/
4.PicsEngine
PicsEngine,一款在线图片管理存储软件,类似与桌面版的picasa,你也可以将它看成专注于图片存储的网盘。PicsEngine管理照片非 常方便容易,提供使用标签来智能管理相册。它的整体界面设计非常酷的,提供了无限的存储空间,并且可以从任何地方来进行访问。
PicsEngine有一个强大的很新的功能,就是你可以直接从桌面拖动照片到浏览器进行上传,当然体验这一功能你需要安装较高版本的网页浏览器。
网址:http://www.picsengine.com/
新闻来源:saas114
Labels: Online Storage
软件天才都是训练出来的
导读:CSDN博客专家金旭亮以“软件天才与技术民工”为名,发表了自己对薛涌《天才是训练出来的》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文章内容:
长期以来,“软件业”一直被视为“智力密集”型的“朝阳”产业,大多数从业者都受过高等教育,其平均素质居于社会各行业的前列,这个产业的顶尖人物被公众视为“知识英雄”,比如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雄据世界首富之位多年,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16年前我下决心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对这个行业也充满了自豪感。
然而世事难料,在2009年高考刚刚结束之际,中国权威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9年6月10日发布首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其中“计算机专业”荣登 “就业最困难的十大专业”光荣榜。
大约从2003年开始,我在北京理工大学这所211、985重点大学开设.NET课程,这件事后来给某些人“炮轰”——说我要将重点大学学生培养成IT民工,也曾有技术牛人谆谆教诲年青学生——想学软件,离金某人远些……
“程序员”何时变成了“IT民工”?
仅仅十多年,“程序员”就从“精英”沦落为“民工”,这也未免太戏剧性了吧!
在中国,不少程序员都是“CRUD”程序员,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中国多数项目都是CRUD的。所以,CRUD似乎成为了“IT民工”身上的标签,问题是CRUD这活真的象在建筑工地上倒水泥一样,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和较多的训练?
下面分析一下需要从事这个CRUD的工作的程序员,到底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
我大致地思索了一下,画了以下这个图,展示出一名 “.NET程序员民工”要顺利参与一个CRUD的数据库应用项目开发所大致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说句实话,这个图虽然“挂一漏万”,但列出来的知识点与需要掌握的技能之 多已经很“恐怖”了,对于一个需要掌握这么多知识与技术才能胜任与干好的工作,非要认为它是一个“低级”的 “民工”就可以干的活,想必持这种观点的人一定知识丰富如汪洋大海,属“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一族。
需要掌握这么多的知识,才有资格当一名合格的“CRUD”程序员,“IT民工”的“门槛”其实挺高的,不是吗?
事实也如此,软件开发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学历我估计至少是大专,很可能是“本科”,其中固然有一些只有“高中”甚至更低学历的“奇才”,但这仅是少数,而且这些人,虽然学历低,但绝不会是一个低智商的人。这说明软件开发行业从业者的“平均智商”应该是挺高的。
我在旅美学者薛涌写的《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一书中找到了美国的一些统计数据:
美国大学本科生的中等智商为118,学士学位获得者的中等智商为123,优秀毕业生的中等智商为133,物理学博士的平均智商为140。而在一般的人口中,中等智商为100。也就是说,你的智商如低于100分,你就属于偏笨的人,高于此线,就属于偏聪明的了。
国外依据数据得出结论:要把书读懂读好,智商还真的得达到一定的水准。所以,能上大学并且顺利拿到学位的人,基本上是属于比较聪明的那一批人。
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如经常可以听到某家长叹息其小孩子成绩不好:我家的那个小祖宗,看来根本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套用老外的观点,就是说这 个小孩可能智商达不到上大学的基本要求。老外什么都喜欢数字化,所以动不动就来个什么“智商”测试,而中国虽然不讲智商这一套,但其实高考就可以看成是一 次智商测试。在80、90年代,那时的大 学生,经常都是百里挑一、几十里挑一,记得89年我参加高考,那年我们省的录取率还是十几取一。所以那个时代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娇子”,并非“空穴来 风”。
重大的变化发生于1999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大学开始扩招,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更是扩招的重点,其规模迅速膨胀,录取率大大地提高,其结果是,用 一句打趣的话说,“阿猫阿狗都去读大学了”,中国大学没有做智商测试的制度,不然,我想应该会看到21世纪在校大学生的平均智商比上世纪80、90年代的 在校大 学生的平均智商要低。但扩招对一些历史悠久声誉良好的重点大学的影响就没那么大,因为不管你怎么扩招,能进名校(比如北大清华)的学生,智商是不会低的, 因为其入学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各方面差一点的根本就没这个机会。
国外还给出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智商:牛顿190,伽利略195,开普勒175,达尔文165,哥白尼160。
现在回到软件开发这个行业,其从业者平均学历为大专以上,应该说明这个行业需要的是整个人群中比较聪明的那一批。
这个观点与我的实际感受是一致的。
我在IT业“混”了十多年,深感这个行业牛人辈出,别说这个行业的“顶尖”级别人物,就是在许多普通的IT企业、科研院所中,也有不少的让人佩服的 牛人。 我在北理工教了8年书,“笨”的学生实在没见着,而不少学生的聪明程度和学习能力等,都比我在他们这个年纪时要强得多,还有一些学生,真的很聪明,悟性 好,能举一反三,在技术上没多久就可以跑到我前面去了。
所以,软件开发应该是一个需要有较高智商的行业,我觉得不会有太大疑义。
中国人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状元”的出身并不重要,但他们应该接近100%的都有高的智商。
你能成为软件天才吗?
在整个计算机领域,有一些老外的名字如雷贯耳:冯诺依曼,图灵,比尔盖茨、Anders Hejlsberg,在中国,诸如“求伯君”、“柳传志”、“李开复”等名人的故事也是众人皆知,虽然我们拿不到其智商测试的分数,但相信他们个个都是聪明人。
“高智商”其实是成为“天才”的必要条件。相应的另一个结论就是: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天才。
天才在各自领域内所达到的高度,大多数普通人是永远达不到的,比如如果有某人告诉我:你只要努力,就可以比Anders Hejlsberg还牛。我一定会认为他在开一个让我很生气的玩笑。
个体间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成为不了天才不能成为躺倒不干的理由。因为这里有一个引发了巨大争论的问题。
智商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国外心理学的统计数据明确无误地说明了智商的重要性,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算是具有“天才”浅质的人在总人员的比例很少,但人类有数十亿之多,“天才”应该不少啊?怎么数千年来,公认 “天才”的就是牛顿等那几个?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开拓者Herbert Simon和William Chase在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的成长规律时发现:再大的天才,也需要10年修炼成器。
音乐天才莫扎特似乎打破了这个“十年定律”。5岁做曲,10岁登台演出,一生创作了数百部传世之作。尽管如此,西方学者们还是发现,莫扎特6岁时就已经和 父亲一起训练了3500个小时,他第一部达到大师水平的作品,创作年纪是21岁,实际上已经经历了18年的严格训练。
聪明的脑瓜是必要的,但仅有它也是不够的。
我引用了这么多的资料,其实只为了说明一个结果:不经“十年寒窗”,“天才”不可能出来。本身具有高智商的人是这样,在平均智商上下的人更应该努力。
现在很好解释当下的一些现象了:
1. “程序员”为何是“IT民工”?因为这些所谓的“程序员”本身就没有具备从事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加上人数众多,可替换性强,怎么会不成为“IT民工”?
2. 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何就业难?很简单,一个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四年下来至少应该有4~6万行的代码量,但就我观察,达到这个要求的不到10%。
尽管软件开发行业需要较高的智商,但在平均学历为本科的软件开发行业,从业者已经过高考的筛选,智商并不是问题关键,之所以“IT民工”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主要问题是“懒”和“训练不得法”。
下图是我总结的一个靠技术吃饭的“程序员”知识与能力增长路线图:
这个图不是针对“天才”设计的,而是针对一个普通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可能的主要人生经历绘制的,虽然经过了大量的简化,但主线还是很清楚的。
我成不了天才,那成为“人材”,可以吗?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努力”的问题。
薛涌先生在书中介绍了一种名为“处心积虑的训练(deliberation practice)”的天才训练方法,这种方法是由天才研究的权威人士Ericsson教授提出的,简称为“深练(deep practice)”,其意思是一般人练得浅,水平自然平庸,天才则练得深,所以能超出凡人之上。
普通人如果能科学地深练,虽然不能成为天才,但成为“半个”天才是完全可能的。
有关“深练”的介绍,朋友们可以自行去看《天才是训练出来的》这本书。就我多年自学软件技术和8年的教学经验,我并不觉得“深练”有何奇特之处,我将“深练”总结为以下几句话:
1. 织网:分解软件技术的大块知识为多个小的知识点,各个击破,将新知识与老知识联系起来,构造一张完整的可动态扩充的知识之网
2. 训练:将开发技能给拆分为多个小的步骤或子技能,针对每个步骤或子技能反复地严格地训练,然后再这些步骤或子技能组合起来,以达到职业的水准。
3. 探究性的学习与实践:要将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的探索,要通过开发实践把一切给“激活”。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bitfan/archive/2010/12/30/6106212.aspx